热门关键字:
1、运行监视和调整的任务
保持锅炉蒸发量稳定。
保持汽包水位正常。
保持正常汽压、汽温。
保证蒸汽品质合格。
保证燃烧稳定,提高锅炉热效率。
2、水位监视和调整
控制要求
水位维持±50mm范围内。水位在水位计中,应有轻微波动。锅炉运行稳定,给水流量超过30t/h,压力稳定时可投入水位自动调节。
给水流量低于25t/h时用辅给水上水,高于25t/h时用主给水上水。
水位控制注意事项
注意给水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给水调节阀后压力应高于汽包压力,给水温度正常约150℃,要求不得低于104℃。手动调整给水流量时,应根据蒸汽流量及汽包水位的变化平稳调整,避免给水猛增猛减。
水位低于-50mm为低水位,应注意锅炉负荷是否增加,开大给水调节阀开度,如负荷大于25t/h,选择主给水调节阀,如在定排,停止定排。水位到+75mm时事故放水电动阀应自动开启,否则手动开启,水位到+50mm时事故放水电动阀关闭;水位低时,应关闭所有排污阀。
注意监视给水压力及给水与蒸汽流量差值,判断是否发生异常。
水位计要求
运行中,以汽包双色水位计和石英玻璃管水位计为准,电接点水位计、差压式水位计只做监视参考。汽包水位计指示应清晰,并有轻微波动,否则,应及时冲洗。水位计应有良好的照明(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水位计冲洗
冲洗水位计时,站在水位计的侧面,戴手套,开启阀门时,应缓慢小心,冲洗步骤如下:
开放水阀,冲洗汽管、水管、玻璃管。
关闭水阀,冲洗汽管、玻璃管。
开启水阀,关闭汽阀,冲洗水管、玻璃管。
开启汽阀,关闭放水阀,恢复水位计运行。
3、汽压的监视和调整
控制要求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控制范围:3.5---3.82Mpa。
控制注意事项
过热器出口压力升高时,可要求用汽用户或汽机加负荷;如用汽用户或汽机处于满负荷,应适当减少给煤量,降低锅炉蒸发量。过热器出口压力降低时,应适当增加给煤量或要求汽机减负荷。
汽温的监视和调整
控制要求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控制范围:435~450℃。
调整注意事项
过热器出口温度变化时,由减温水调节阀进行调整。根据给煤量、风量、负荷对汽温的变化趋势及时进行预调节。
调节减温水调节阀开度时,应观察减温水流量是否随之变化,以确定减温水调节阀是否动作。调整减温水已无法使汽温在435℃以上时,可增加风量或对过热器吹灰。如减温水调节阀全关蒸汽温度仍低于435℃,应关闭减温水电动截止阀,必要时关闭减温水总阀。
调整减温水时,前后减温水流量应相对均衡,控制两减温器出口温差不得超过20℃。当减温水量增至最大,过热蒸汽温度仍然过高时,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降温。
1 因给水压力低应报告班长启动备用泵;
2 调整锅炉燃烧,加强烟侧减温;
3 在允许范围内,减少燃烧室的过剩空气量;
4 适当降低锅炉负荷;
5 提高给水温度;
6 调整燃烧品质;
7 检查返料器运行状态以使调整。
如以上调整无效汽温超过460℃以上并有上升趋势时,请示值长并汇报炉运工段压火停炉,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后重新启动。
4、燃烧的监视和调整
控制要求
控制床温在850~1000℃范围内;返料温度不超过1000℃;控制料层差压8.0~9.0Kpa;控制烟气含氧量在3~5%;炉膛负压-60~10Pa。
调整注意事项
燃烧调整时,应先加风后加煤、先减煤后减风。调整负荷应逐步缓慢进行,交替调整一次风和给煤量,保持床温稳定、蒸汽参数稳定。
风、煤变化应交替进行,不宜一次变化过大。一次风量不得低于流化风量,优先调整二次风量以调节烟气含氧量,床温变化时,优先调整二次风,床温偏高可增加一次风量,以控制床温。料层差压接近9.0Kpa时开始放渣,达到8.0kpa时停止放渣。
返料风压与一次风压差值小于1000Pa,对异常侧返料器和返料风室放灰。床温高于1020℃时,停止给煤机。
床温升高及处理方法:
煤种突然变好,庆稳定汽温汽压,减少给煤量以稳定床温;料度较大的燃煤集中给入炉内引起床温升高,此时氧量无明显变化,应增加一次风量,减少二次风量,来维持床瘟及氧量值。由于没有及时排渣,粒层过厚,致使一次风量减少,引起床温升高,此时应及时排渣,减少一次风阻力;由于循环灰量突然减少或返料装置停止运行也会造成床温升高;给煤机与电机同步,转速自动上升,也使床温增加。
床温降低及处理方法
煤种突然变差,这时氧量增大,应增加给煤量维持床温氧量及汽压:燃料粒度变细并集中进入炉内造成密切相层燃烧份额减少,这时应减少一次风量,而不增加给为煤量,以免引起炉膛上部空间燃烧份额增加,造成上部温度过高或返料器超温。氧量指示不变,床温渐渐降低,而且整个燃烧系统的温度都在降低,这是由于参加循环的细物料大量增加,加强了对流传热,造成炉温下降,这时应放掉部分循环灰,以降低对注传热系统,使米膛温度回升。床内的颗粒沉积,使一次风阻力中,床温渐渐降低,但炉膛温度无明显变化,此时应加强排渣以使大颗粒排出;给煤机断煤,应增加另外几台给煤机转速维持床温。
5、锅炉排污
锅炉排污有两种:汽包内的连续排污、水冷壁下联箱的定期排污。
连续排污:连排一次门全开,二次门控制排污量,开度大小应根据化验结果适当调节。
定期排污由运行人员操作,每班一次,化水人员负责监督。
禁止两炉同时排污。
排污前的准备工作
与邻炉联系,告知本炉准备排污。水位保持在+50mm。
排污操作步骤
打开该炉排污总阀。排污时,先开一次阀,后开二次阀(全开一次阀,控制二次阀),时间30秒。停止时,应先关二次阀,后关一次阀,然后再开启二次阀,再关闭二次阀。关闭排污总阀。汇报班长排污结束,通知邻炉,并做好记录。
排污注意事项:
必须在汽压稳定情况下进行;汽包水位应稍高于正常水位,否则应停止;如排污阀门杆弯曲,法兰有严重漏汽水时,禁止该阀门排污,及时找检修处理;排污后庆确认各阀门的关闭严密。
定期排污扩容器设计压力 |
设计温度 |
工作压力 |
工作温度 |
容积 |
直径 |
0.3MPa |
150℃ |
0.15MPa |
127℃ |
3.5M3 |
|
连续排污扩容器
设计压力 |
设计温度 |
工作压力 |
工作温度 |
容积 |
直径 |
0.3MPa |
150℃ |
0.2MPa |
133℃ |
2.0M3 |
|
锅炉设备的巡回检查
巡回检查应按时对要求设备进行细致、认真地检查,掌握设备的状态。
对运转机械,应检查其润滑油是否适量、合格,轴承温度是否合格,机械振动是否超标,轴承是否有异音;对汽水系统,应检查管道保温是否良好,管道是否有振动现象,阀门的开关状态是否符合要求,阀门有无泄漏现象;对燃烧系统,应检查有无漏灰、漏风、漏煤现象,各人孔门、检查孔是否有误开误关现象;检查膨胀指示,分析膨胀是否正常;对表计,应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指示是否准确。
转动设备的主要安全要求:
滚动轴承温度不应超过80℃,禁止超过110℃,超过110℃紧急停机。
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60℃。
轴承振幅不允许超过下列规定值。 额定转数r/min |
1500以上 |
1500 |
1000 |
750 |
振幅mm |
? 0.06 |
0.1 |
0.13 |
0.16 |
--------串轴不大于2~4mm。
巡回检查表
|
职责名称 |
巡回检查内容 |
次数 |
1 |
班长 |
锅炉专业内所有设备和系统 |
接班前一次,当班中二次 |
2 |
运行员 |
炉本体、流化床燃烧、旋风返料、原煤斗、给煤机、冷渣器、汽水、排污系统、门、法兰、水位计、燃烧系统、引风机、一二次风机、烟风道各调节挡板、人孔、放灰放渣等系统 |
接班前一次,当班每2小时一次 |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