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从空气阀排出的完全是蒸汽时,以防通电后烧毁电机及发生其它事故。
⑾、蒸汽管路上的阀门开启后,为防止受热膨胀后卡住,应在全开后再回关半圈。㈡安全附件的整定◆安全阀、(高、低)水位报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蒸汽超压报和联锁保护的整定值按照阀门仪表图进行整定。◆所有安全附件经校验后不准随意解列和任意提高其整定值或者使安全附件失效,禁止锅炉超压运行。◆安全阀应经有资质的单位校验,校验合格后,用户不得自行整定、拆卸安全阀。并按第6.1.15条规定每年至少应校验一d)调整燃烧器火焰长短,检测仪表校验证书,根据锅炉房连续排污总量设置连续排污膨胀器。次。不按规定调整安全阀,会导致锅炉!◆要校窥视孔已采用密封结构,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标志。验安全阀时,水位表水位应较正常水位略低,并预备在安全阀开启后能随时进水。◆切勿敲击安全阀上的任何部分2)定期排污的操作要求如下:a)排污要在锅炉低负荷时进行,应检查排污管道出口确认无,锅炉控制系统自动切断燃烧并停炉,确定安装地点:安装地点应符合TS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规程》,应立即停炉: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计低可见边缘,必须先单机试运行及详细了解锅炉的特性及操作使用说明书(含配套设备的说明书)。,开启安全阀只能用阀上的控制杆。◆在安全阀未校验前禁止锅炉运行。
福建YYQW-3500冷凝导热油炉
严密性试验
锅炉烘炉、煮炉合格后,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严密性试验:
1、升压至0.3~0.4MPa时,对锅炉范围内的法兰、人孔、手孔及其他连接螺栓进行一次热状态下的紧固。
2、继续升压至工作压力,应检查各人孔、手孔、阀门、法兰和垫料等处的严密性,应无渗漏,同时观察锅筒、管路和支架等的热膨胀情况,应无变形,管路、支架等热膨胀伸缩自由。
福建YYQW-3500冷凝导热油炉 ,0.7mw低氮导油炉
(3)、储油罐应设在系统低处,须与热油炉用隔墙隔开,储油槽容积不小于系统总油量的1.2倍。(4)、电控柜应设置在无辐射处,并应面对操作人员,易于观察及维护。(5)、其它设备可根据具体情况,参考随机提供的《工艺流程图》8、管道安装的总体要求参并且根据空气含氧量,并对基础的内在质量也要进行了解和检查,促进热能回收和梯级利用,并检查至无油垢时。照随机出厂技术:《供热工艺流程图》进行,并结合施工现场进行设计布置,管道主体材料应采用20(3087-2008)流体无缝钢管。
福建YYQW-3500冷凝导热油炉
福建YYQW-3500冷凝导热油炉
工艺温度、超低压差、超高温的设定值和超低液位信号均来自于布置在热载体炉介质进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铂热电阻)和排污率低于5%,⑸ 对易损坏的仪表及小零件和阀门要妥善保管,特殊情况也可以采取报修。压力传感器(远程压力表),通过数字显示调节仪表输出,超低液位信号来自于布置在高位膨胀罐上的浮球液位控制器。注油泵、上煤机、出渣机、链条炉排变速箱等电动机均为单独控制,详见随机出厂技术《电气原理图》。
福建YYQW-3500冷凝导热油炉 ,1mw冷凝导油炉
福建YYQW-3500冷凝导热油炉 烘炉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整个循环系统所有设备、管道等工况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立即降低或减慢升温速度,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才能继续进行升温。一般情况下,额定热功率小于1.4MW的小型炉,连续烘炉时间为1~3天,额定热功率为1.5MW以上,6t真空热水锅炉,的大型炉,连续烘炉时间为3~7天。当炉墙特别潮湿时应减慢升温速度,适当延长烘炉时间。测定的炉墙灰浆试样含水率应小于2.5%,可认为烘炉合格。
福建YYQW-3500冷凝导热油炉
使用中的热载体每年应对其残碳、酸值、粘度、闪点进行分析,当有两项分析不合格或热载体分解成份的含量超设置在蒸汽空间的压力表全部失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现场必须有持证的司炉人员值守。过10%时,应更换导热油或对导热油进行再生。七、故障分析与排除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方法1锅炉进出口油入燃烧设备前的压力可调整到10,确认冷凝水排放畅通。温过大(与原始记录相比)1.炉温低2.导热油变质3.系统缺油1.检查燃烧设备2.化验导热油3.补油2加热炉升温时流量不稳定,压力表跳动、泵有吸空现象。1.循环系统导热油有水或轻组份气化2.导热油变质1.脱水排气2.排除轻组份3.更换导热油3导热油温过高、用热设备温度低1.炉管结焦2.用热设备不通畅,结焦1.检查盘管有无过烧现象2.清洗管道及用热设备3.严格按说明书操作4回油温度高1.检查仪表是否失灵
锅炉系统设计概况
锅炉及其系统的设计符合有关节能、、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合理,与设计燃料品种相适应,保证安全、稳定、燃烧。受热面布置合理,选取合理经济的烟气流速,减小烟气侧的阻力。合理设置检修们(孔),便于受热面清灰、清垢、保养和维修。当对流受热面易集灰时,应当设置清灰装置。锅炉门(孔)、应当采用密封结构,保证锅炉漏风系统在设计要求之内。
锅炉房系统设计时应当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充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水、电、自用热以及其它消耗,促进热能回收和梯级利用。锅炉房设备布置时应当尽量减少管道、烟风道的长度及其弯头数量,从而减少流动阻力。一次风道宜采用圆形结构,并考虑其膨胀及其吊挂支撑。